給讀哲學的世侄女的信


○○君:
        前一段時間,聽說妳曾為「生命的意義」這一類的問題而憂思。那時,同樣曾是哲學系學生的我,曾經想寫信給妳,把我的想法與妳分享,希望妳能夠放下煩憂。後來,又從妳的父母親那裡聽到他們轉述一些開導妳的話,我覺得有這樣愛妳而有智慧的父母真是幸福。然後又聽說,妳知道我曾想寫信給妳而覺得高興,希望能看看我會寫什麼。所以現在還是提地筆來,把原先想說的寫出來,提供妳參考。


        哲學學生為生命的意義而憂思,這是一點也不讓人意外。我自己也曾走過那樣的路,也曾看見我的友伴們如此。我慶幸自己遇見了上師,並且被上師所感化。探求生命的意義有很多途徑,其中一條是智慧之道,還有一條是信仰。哲學學生被教導的是智慧之路,所接觸到的通常都是這一領域的人物與著作。萊布尼茲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解釋世界的方法有一千種,而且都能言之成理。」哲學人的長處在此(多聞善思),困難也在此(茫無所歸)。佛教有一句名言:「有信無智長愚癡,有智無信增邪見」,信仰和智慧應該相互增上,才是好的路。如果二者不能兼得,應該何者為先呢?應是信仰為先。對於哲學學生來說,尤其如此。因為我們的環境不斷的幫助我們長智慧(或增邪見),卻未曾提醒我們要有真信仰。上師說:「有真信仰的人最幸福」、「這輩子最幸福的事是皈依了彌陀。」上師是人間罕見的智者,他最後的結論卻是鼓勵信仰,而不是標榜智慧。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作為一個有信仰的中年哲學生來說,我認為講得最好、最直接的,是日本天理教的創教者中山美伎──一位被神附體而宣說神意的農村婦女所說的:「神因為想要看人類過康樂的生活,並與神同樂,所以創造了人類。」為什麼說「生命的本意是喜樂」呢?我的論證是:所有的痛苦都伴隨著複雜的心緒,當我們放下心緒,心思單純,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走路只是走路,呼吸只是呼吸……時,喜悅自然的呈現。上師的證道歌甚至說:「放任身命存續,任由意念去奔馳吧,我只是在這不可說的大明覺中,粗餐布衣,隨緣度日。」這是佛教所說的大樂、涅槃之樂,而它只是回歸單純的本來而已。因此,這樣的奧秘,如果從「法界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自身的角度來說,祂一定是這樣說的:「宇宙乃是為了看人類過康樂的生活,並與宇宙同樂,所以有了人類。」


        今天,我把這些話先和我的同修們說,他們馬上質問:「佛教不是說生命的本質是痛苦嗎?」我說,是的。但佛陀說苦諦,是為使人離苦;離苦自然得樂,得的是涅槃之樂。且從佛教來說,五蘊(苦)是虛無、不實的,涅槃(樂)是真實不虛的。不過這是題外話,妳不一定有這樣的疑問。


        如果「神為了看人類過康樂的生活,並與神同樂,所以創造了人類。」那麼,作為人,就有過康樂生活的義務嗎?人難道沒有自尋苦惱,或自陷苦惱的權利嗎?人當然有這樣的權利。但是法界不會因此就停止祂的愛。放下你的憂煩,你就會發現祂原本就在那裡,從來沒有離開。當你開始接納祂的愛,你將逐漸發現祂的愛深廣無涯,超乎人類的想像。其中包括超越了死亡,和一切可能的隔障。上師說:「世界了無遺憾,我也了無遺憾」。因為上師是一位愛彌陀的人,所以他也察覺了自己徹底的被彌陀所愛。


        簡單的結論就是:做一個快樂的人,南無阿彌陀佛。


                                                                                                                         愚叔金柯敬上
                                                                                                        二○○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回現代淨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