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修談義錄(一)
「臨終能不能心不顛倒」
「要不要上品上生」

    

        日前共修,同修付囑,各自紀錄所談。謹述其中二段。

問:「念佛之人,雖然已蒙佛應許,必定往生,但對於自己臨終是否能夠維持願生之心,卻不一定有把握。萬一臨終時,心生顛倒,那不是前功盡棄了嗎?」

        上師在2003年講授淨土法要的第一課中,同修問的第一個問題『臨終時,要念佛,還是吟詠上師的法語?』上師當時的回答,也可解釋為針對此疑問而說。上師認為,『(大意是:)設想自己臨終一定要如何,是一種主觀的意願,而主觀意願能否如意,還要看錯綜複雜的因緣能否允許。因此,說我要如何、不如何,其實都是痴心妄想。有智慧的人不會有這樣的妄想,只是隨順因緣,而做該做的。現在該做的,臨終時也會做該做的。』

        我認為,上師這樣的回答,相當程度上可以使我們止息對臨終自己的狀態的焦慮──放下痴心妄想,才是有智慧的作法。

        上師常說:『人只有眼前一瞬可活』。因此,對於過去種種,應當放下,對於未來種種,也應當放下。如果養成這樣『隨順因緣而行所應行』的習慣,應當可以解決這種對未來的憂慮。

        此外,從淨土信仰的內容來說,念佛的人,阿彌陀佛給他的應許,就是要給他一個好的臨終的心情。我在以前從英譯本阿彌陀經生因段的解釋那篇文章,已談過類似的話題。只要曾經發心願生淨土的眾生,阿彌陀佛就會使他臨終時心不顛倒,阿彌陀佛及諸聖眾,現在其前……。

        根據這個經義,我們現在早晚念誦的〈淨土發願文〉也說:「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的禪定。於一念傾,生極樂國。……」「眾罪消滅,善根增長」和「若臨命終…」都是「承佛慈力」所能得到的福德。因此,臨終的不顛倒,不是我們必須為自己預備的,而是佛已經為我們預備好的。佛經如是說,我們應如是信。

        我們尚未死亡之前,我們已經經驗到由念佛而來的「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的事實,那我們也可以放心的相信,承佛慈力,我臨終時,將會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顛倒……。

        這是一。

第二,常有念佛人疑惑,是否應該求上品上生。

        我認為,解決這個疑問,首先應該考察的是,如何成為上品上生。而《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的條件並不困難,幾乎是大部分長久學習淨土的人都可以達到的。

        經上說的,只有三條,一是慈心不殺,具諸戒行,二是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是修習六念,而將功德回向往生淨土的,就是上品上生。這三個條件,說起來,就是戒、定、慧。且是一般性的戒定慧。

        「具諸戒行」,就是「不違背法律,不傷害他人,而人品端正」的意思。「讀誦大乘方等經典」,像是一般佛教徒常讀誦的《心經》、《阿彌陀經》、《金剛經》、《法華經》都是呀!而且這裡只有說「讀誦」,沒有說要精通。

        「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就是攝心憶念三寶、自己的戒行、自己曾有的布施等等。我看過的經典曾說,「念佛」即可以統攝六念。「攝心憶念佛陀」這樣的修定,大部分的淨土行人都是早已修習過的。

        因此我說,上品上生並不困難,上品上生是佛對念佛人的攝受和恩典。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條件這麼低?可能只是方便說吧?

        我覺得,這裡面的要點是,這些戒定慧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淺的,但是因為兩個情況,而使得功德極大。一是「以信代慧」的特殊果效。上師曾說:「對三寶發起真實的信心,是人類所能達到最好的心靈狀態。」換言之,信心之品質超越於空慧、定心、戒行之品質。有了真實信心,聞慧翻成深慧,六念成為深刻的三昧,戒行也有了更深刻的基礎。聖經中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上師也曾說:「一切的善來自於對佛的信心,一切惡,來自於不信佛。」有此一法,一切便不同。因此,表面上看起來條件不高,但卻是上品上生。

        第二個原因,是承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故。


[回現代淨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