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發行: 宗教文化出版社 
        地    址: 北京西城區後海北沿44號 
        (100009 ) 
        電    話: 
        64095215 (發行部)  64095210 (編輯部) 
        責任編輯: 戴晨京 
        版式設計: 陶  靜 
        印    刷: 北京柯藍博泰印務有限公司 
        版本記錄: 850×1168毫米   
        32開本  20.25印張  
        450千字 
                   
        2006年8月第1版   2006年8月第1次印刷 
        印    數: 
        1—3000 
        書    號: 
        ISBN 7—80123—772—2/B·356 
        定    價: 
        48.00元
        
         
        
          
           
          
         
        目錄
        
         
        總序  
        /1 
        序 /6 
         
        第一部分 禪宗篇 
         
        略說中國佛教南北禪宗的异同  /2 
        中國佛教南宗禪的無法之法  /15 
        禪宗的歷史、思想和實踐  /32 
        略論早期禪宗——南宗禪的背景問題探討  /47 
        認知與般若——從禪會禪學的“知”看般若的意義  /62 
        《禪會語錄》題解  /82 
        太虛大師的開悟經驗  /105 
        論慧能禪宗的思想  /116 
        南宗禪的地方性  /142 
        馬祖四川行迹考——關于馬祖早期經歷若干問題的檢討  /161 
        楚山紹琦的心性觀  /191 
        中國禪宗的地方性——從胡適的禪宗史研究說起  /214 
        馬祖道一江西行迹調查記  /272 
        論達磨傳記的演變  /305 
         
        第二部分  禪學篇 
         
        佛教與中國方化的發展  /336 
        理學與心學的道德實踐分歧及禪學意思  /353 
        談談與禪有關的幾個問題  /368 
        參究與研究:把握禪的兩種方式  /373 
        禪宗語言問題在禪宗研究中的位置  /383 
        禪悟與詩悟  /397 
        當代禪宗文獻研究述評  /412 
        印順《中國禪宗史》  432 
        當代“禪學熱”現象研究——思想學術側面的考察  /445 
        如何看待當今的“宗教熱”現象  /488 
        安祥——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幸福之道  /496 
        我看“安祥禪”  /501 
        淺談“現代禪”的理念與實踐  /513 
        南懷瑾禪學思想述評  /548 
        鈴木大拙的禪思想評介  /569 
        鈴木大拙年譜與著作目錄  /597 
        無著道忠的禪學(譯文)  
        /619 
        後記  /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