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般若•禪•密•淨土──論佛教的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
出版年:1998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 ——論佛教的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 (彩色插圖)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一書為信佛人繼《我有明珠一顆》《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之後,繼續深論佛教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的專著。內中信佛人除了談論自己的學佛修行觀,頗為現代社會有智者識之外,在評述「南北傳佛教的深淺異同」「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略論》」「八世紀西藏拉薩禪密之諍」「中觀和禪宗的了不了義之辨」以及「淨土法門的深徹不可思議」……,在在都可看到信佛人禪悟之深,同時也解決了許多佛教徒在修證道上所遭遇的根本性問題和困擾。

  經由本書信佛人所詳細比較阿含、般若(中觀 ) 、禪、密、淨土的修證原理,讀者將可一目了然佛教解脫之道,而接下來只是實踐的問題而已!

 

序言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序

  十年前,初於佛法得決定信時,曾寫了一句話:「起心動念競走奔馳從來不離金剛體,大小顯密宗門教下黃葉但止小兒啼。」十年後的今天,雖然並不認為這句話有什麼不妥,但改變的是,倍感自己的渺小卑微、淺智無知,乃至如果有人不喜歡這句話,認為這句話是錯誤的、不好的,那麼我願從善如流,像丟棄樹葉般地拋棄它。

  另一方面,十年來以我為主要因緣而創立的現代禪教團,毋須否認是比以前平順許多,如果說現代禪已是相當清淨健全的修行宗派,我想也不是溢美之詞。不過,言辭不加以修飾,直接說的話,我並不喜歡這個教團,至於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是,再好的團體仍舊是有為法所成。

  佛教的義理哲學是很重要,清淨的僧團也很寶貴,這是古來許多善知識一致肯定的,也是自己過去十年專心致力之所在。事實儘管如此,可是生活在隨緣隨興的日子越久,越感到障礙人涅槃解脫的,不僅是對財富名利、子女眷屬的依戀,即便是偉大的佛陀、崇高的佛法、清淨的僧團,也會讓人在不自覺間形成牢固的執念和閉塞的心靈。

  人生短暫,而現代人的生活又特別忙碌,到底人們要依止什麼宗教、什麼法門才能獲得安身立命,乃至明心見性徹底解脫呢?平心的說,這件事很難,而且成功的關鍵首要靠自己。以前,有人問雲門禪師:「如何是修行省要處?」雲門笑而不答;再問,雲門才說:「若論省要處,則不可示與人,可示與人,非省要也!」以我個人的經驗,能夠忠告或分享有緣朋友的是:不要急於皈依任何神佛(或明師),而應以立定腳跟,學習做一個人格成熟、世事洞明的現代人為先,這是最穩當的方法。因為有了成熟的人格和洞明的智慧,人就可以相當泰然地生活下去;同時,在這之後,人也才有能力揀擇足以讓自己安身立命、明心見性的宗教或修行法門——而過早臣服於權威,都將只是另一種迷信而已。

  本書是繼《我有明珠一顆》《禪的修行與禪的生活》之後,繼續討論佛教思想和修行原理的淺作,但願不致浪費讀者的金錢和眼力;另外,本書第五篇〈阿含.般若.禪〉一文,一九九二年已編入《現代人如何學禪》,由於出版社編輯朋友認為這篇拙文編排在〈橫看成嶺側成峰〉後面,將有助讀者理解本書全貌,所以,才不好意思地讓它重複出現,謹在此向讀者說明並致歉意。

  最後,誠懇祝福讀者朋友,身體健康、家庭美滿、事業如意、智慧增上。

信佛人於鹿谷居
一九九八年一月三日

 

 

目次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目錄

第一篇 我的學佛修行觀
1. 修行是對人生省思、改革、揚棄的連串過程
2. 修行境界須從世俗層面勘驗
3. 人人皆有離苦求樂的本能
4. 在業力的推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
5. 感性柔情式的佛教文學作品對人的幫助有限
6. 大多數的佛教徒都太早「信」佛、「皈依」佛了
7. 唯有先確定生命方向,接著的修行才有意義
8. 凡所難求皆絕好,一旦如願便平常
9. 人人都是自己的「蔣經國」
10. 一切戲論止息的境界——涅槃
11. 究理窮源的學習態度


第二篇 橫看成嶺側成峰(上)
——談南北傳佛教的深淺異同

1. 阿羅漢並不是自了漢
2. 南傳佛教的優點
3. 台灣佛教的困境
4. 南北傳佛教各有特色
5. 出離心是佛法的根本
6.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境界不二
7. 淨土宗——看似尋常最崛奇
8. 世間沒有絕對的客觀


第三篇 橫看成嶺側成峰(中)
——談《菩提道次第略論》和「拉薩禪密之諍」

1. 佛法解脫原理不離止觀
2. 生死輪迴的根本是薩迦耶見(我見)
3. 次第不可「決定」
4. 止觀雙運並不是唯一的清淨道
5. 直指人心是果地修的解脫方法
6. 蓮花戒和摩訶衍的辯論
7. 不要用佛法的右手打佛法的左手
8. 佛教覺悟的具體內容
9. 不可取法、捨法、非法、非非法


第四篇 橫看成嶺側成峰(下)
——談中觀與禪的異同及淨土法門的修證原理

1. 中觀與禪的異同
2. 中觀像撐起屋頂大樑的龍柱
3. 中觀強調三三昧中的空三昧
4. 禪宗側重三三昧中的無相、無願三昧
5. 三三昧斷惑證空的共同原理
6. 三三昧的不同處
7. 空是契入涅槃的手段,同時也是世間的真相
8. 解脫境與其說是空不如說是無願
9. 淨土法門的解脫原理
10. 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的箴言
11. 最高、圓滿、絕對、第一是薩迦耶見的異名
12. 虔敬修習彌陀法門的人更勝中觀、禪宗、密教
13. 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篇 阿含•般若•禪
1. 阿含般若與禪
2. 般若的涅槃和阿含的涅槃無二無別
3. 般若甚深諸多留難
4. 禪以般若為心法
5. 般若圓備大乘一切教派的精華
6. 禪宗特重直指人心
7. 學禪切莫陷入混沌不明的弔詭中
8. 不違涅槃體驗的哲學極甚深
9. 心地法門略帶他力性質
10. 般若中觀為禪之教
11. 直指人心的殊勝


第六篇 無限的慈悲——遠方的呼喚
1. 前言
2. 報恩的心情
3. 我所瞭解的佛法
4. 世間就像一場夢
5. 以前我也不信佛
6. 進化論是待證的假說
7. 知多世事胸襟闊
8.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9. 在責任義務中邁向解脫

[回著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