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廢江河萬古流──

李元松老師佛法探索的公眾性

 

 

             

    

今年十二月十日是先師李元松居士往生五週年。十月初,正在與「象山淨苑」(李元松老師紀念館)的同修討論如何舉辦紀念活動時,收到馬來西亞《南洋商報》佛學版編輯黎先生來函,表示將在年底李老師逝世5周年紀念時,辦一個懷念"李元松先生逝世5周年"紀念特輯,希望筆者寫一篇文章。日前,黎先生又把將在該版一起刊登的譚居士大文寄來。同樣是紀念先師,但是在自己的道場,和在外國的新聞媒體,不同的場所自然引發不同的思考。

「象山淨苑」成立將屆滿一年。猶記去年紀念館成立典禮,來參加的現代禪同門莫不悲欣交集,淚水和欣慰充滿其中。過去這一段時間,對於我們的同修來說,閱讀、聽聞、討論、思惟李老師的教導,益覺生命得到安頓,又有同修之樂,實是幸福之至。

近日華敏慧師姐與同修談及,請大家如果有感想,可以撰寫五週年的紀念文章。有同修略生退卻,並且感嘆:「老師在時,自己沒有好好的學。」筆者當時說:「同樣的感嘆,我們也不知道發過多少次了。但是我一直是這樣想:如果從學習老師所教的佛法來說,老師似乎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我們還經常閱讀老師的書和筆記,聽老師的錄音帶。我們透過回憶、思惟、討論,甚至是作夢、想像,仍然一直受到老師的啟發。」這位同修聽後,也深以為然。

因此,在象山紀念李老師往生五週年,對我而言,是在李老師仿佛從來沒有離去的心境中紀念。而這樣的心境,從一定的意義來說,是非常個人的、私密的。

然則,從黎先生的來信和譚居士的文章看來,他們可能都沒有見過李老師,但卻願意在先師逝世五週年時,在媒體中紀念。筆者除了感謝兩位的卓識以及深情厚意之外,也親切地感受到李老師宗教生命的公眾性。

美國著名的神學家特雷西(David Tracy)提出,神學思考的三項基本準則之一,是考慮到它與當代語境的互動,也就是強調神學的「公眾性」。李老師的佛教探索,起初始於對印順法師《妙雲集》的研讀。印老的著作,本來就與時代有諸多的對話,具備濃厚的公眾性。其後,李老師於佛法得到自肯之後,他提出的,諸如對於傳統戒條的看法、菩薩僧團的建立,辦雜誌、網站,乃至印可弟子悟道、建立修行人社區、與印順法師的和解、協助慈濟處理糾紛、與基督宗教對話、由禪轉淨……等等一連串事件,或許從修行者的心境來說,都是行所應行而已,但是也確實有它與時代對話的公眾性的色彩。

對於自己的一生,李老師有些事曾經表達過「自陳己非」的意思。但是誠如譚居士所說的,李老師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對於佛法的真誠,遠遠超過了一般人。他敢於突破一般人不敢面對的課題,當然不免會受到保守人士的譏謗。但是天涯海角,自有像譚居士這樣的真理勇士,能夠見到其中的深意。而這樣的對話,從佛法公眾性的角度來看,也是有意義的。

        行文至此,應當結束。譚居士不恥下問,所提出的三個問題,我自知學力淺薄,限於篇幅,不能在三言兩語中講清楚,因此期待另有機會再向譚居士請教。唯一想說的是,作為深受李老師啟發,而略聞佛法的筆者來說,從來沒有「接著講」的可能性。彌陀慈悲,如果竭一生之力,能夠「照著講」就已經是大幸了。望譚居士諒察。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