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反對死刑:經證彙編》序  

陳文珊


台灣廢除死刑運動有數項特色。首先,其發展兼具全球化及在地化的特性。二○○○年初,天主教單國璽樞機主教在會見總統陳水扁時,首次提出了「千禧年廢除死刑」的建議。廢死刑,以及免除第三世界國家的債務,這是全世界基督宗教教會在慶賀救主降世千禧年的重大訴求。台灣教會作為基督宗教普世運動的一環,自然不能例外。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同年陸續翻譯並為文著述,提出廢除死刑的主張,這些文章後來收錄在《基督宗教廢除死刑議題》一書中。

禧年,本是猶太─基督宗教曆法所謂的「安息年」,每七年有一次安息年,每五十年有一次禧年,教會曆法的如此設計,除了記念自己在世上不過是客旅的信仰意涵外,衍然具有社會財產重分配的邊際效應,適時地平衡經濟發展所不可避免造成的貧富落差。非但「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當食物。這年的土產也要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依據利未記的記載,上帝還要求猶太人,「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正是由於禧年代表著「重新出發的自由」,使得自由訴求首先是表現在經濟制度上,後來引申為對受刑人罪刑的赦免。

全球性廢除死刑的呼籲,在地化的發展,卻不如預期的順利。縱使上至總統、法務部長三番二次的信誓旦旦,但結果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藉口說來說去只有一個「台灣社會大眾普遍相信因果報應,不接受廢除死刑」、「台灣社會民情不適宜貿然廢除死刑」。為此之故,廢除死刑運動不能自限於法律的範圍,而必須涉及傳統文化價值的更新與再造。短短不過五六年的時間,台灣廢死刑運動多了媒體工作者、藝文界人士、學者,乃至於不同宗教領袖的聲音。

在佛教信眾佔總人口大多數的台灣,金柯兄即將出版的書《佛教反對死刑》,是其中不容忽視的在地反省聲音。特別是〈佛教對死刑態度的考察:當代台灣佛教界之意見與佛經的觀點〉一文,不但批判性地綜整了台灣重要佛教界領袖對廢除死刑的態度,更引經據典地申述佛教反對死刑的義理。最後,金柯兄為當代台灣佛教界對廢除死刑議題的反應,下了如此的評註,「無論在討論問題的理論水平方面,以及正確掌握佛教精神方面,都呈現很大的問題。它反映了台灣盛行的漢傳佛教,儘管在表面上十分的興盛,但實質上對於佛教精神的認知與實踐,卻存在明顯的落差。」淑世憂民的情懷盡在字理行間。

受金柯兄的邀請,為這樣一本著作的問世為文代序,令身為基督徒的我至感榮幸。只是,對於佛教經典該如何詮釋,乃至於台灣佛教界思潮的掌握,本非我能力所能及,也是我不該也無從置喙的。不過,站在宗教對談的立場,對於宗教信仰如何詮釋傳統經典,形成倫理理論,進而應用到社會當前的道德課題上,我同金柯兄有著方法論上的不同見解。金柯兄不太認同聖嚴法師「反教條主義」的折衝務實的作法,並在談到法官與劊子手的罪時,以為「公正的第三者」是不存在的,國家設置死刑是使他們參與殺業,而「殺生者,得短命報」。這樣的論述策略似乎有「基本教義派」的傾向,且可能導致廢除一切刑罰的推論結果。

我也反對死刑,但卻不以為經典的詮釋有而且只有一種客觀的理解。而且,在處理諸如死刑這樣的道德爭議,我以為傳統信仰的價值規範是不太能夠未經批判地直接運用到當前的社會文化處境中的。因而,一個充分而完備的宗教倫理理論需要在經典與當前的文化社會處境間來回往覆,不斷以經典及處境互為文本/脈胳,來進行創造性的詮釋與理論建構。這同時意味著,讀者在理解過程中不只是被動接受文本的訊息,而能夠創造性地重新組織並建構對自己的處境具有意義的文本,形成具說服性的詮釋,進而能綜攝出具有行為指導作用的倫理學說。這是我近年來參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推動的「新眼光讀經」運動的一點點淺見。僅與金柯兄及感興趣的讀者們分享。


[回佛教反對死刑]